近日,西辽河春季水资源调度迎来新的重要进展。老哈河作为西辽河的重要支流,在今年春季水资源调度中首次“登场”,其上游的红山水库同步首次参与调度。自3月9日开始放水以来,历时12天,老哈河红山水库下泄水头于3月21日6时45分顺利到达西辽河干流入河口,实现红山水库下泄水流27年来首次到达入河口,老哈河红山水库以下152公里河道实现全线水流贯通,常年断流的老哈河重新焕发生机,为实现西辽河全线过流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,对复苏西辽河流域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。 老哈河全线为季节性河流,因流域内降水偏少、河流含沙量较大等问题,自1998年起,老哈河出现断流情况。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西辽河流域生态复苏,今年春季首次将老哈河纳入春季水资源调度,积极开展疏浚河道、清除卡口、封堵散流沟岔等应急治理,完成152公里河道内120处堵点卡点清理整治,为河道顺利过流提供了保障。调度期间全线实施“全线闭口、集中下泄”调度措施,尽最大可能减少水量损失。潺潺清水蜿蜒曲折犹如一条水龙活跃在老哈河河道,水流过处,水花四溢,生机盎然,两岸生态环境逐步复苏。 为进一步提升调度精细化水平,自治区水利厅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了日会商制度。自3月4日起,已召开会商会议22次,及时总结调度情况,密切研判水情冰情变化,灵活调整调度指令,确保调度工作科学高效。通过加密水文监测,强化多个水文站的数据测报能力,增设临时监测断面,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监测河道情况,不断提升精准调度能力,为流域生态复苏保驾护航。 尽管在调度过程中面临气温波动大、流量不易控制、河道过流能力不确定、老哈河下游河道漫散严重等困难,但各方共同努力,最终取得了老哈河水头到达西辽河干流入河口,干流水头不断刷新最远距离的重要成果。这不仅改善了西辽河的生态环境,也为后续的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下一步,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合作,持续推进河道应急疏浚,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调令,提升调度科学化、精细化水平。同时,持续加强与松辽委对接,借助其专业力量,全力助推西辽河全线过流,让西辽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|